中国食用菌门户
文章
  • 文章
  • 产品
  • 商铺
  • 论坛
  • 视频
搜索
首页 >> 种植技术 >>种植技术 >>香菇 >> 香菇工厂化栽培管理基础技术探讨
详细内容

香菇工厂化栽培管理基础技术探讨

香菇工厂化栽培管理基础技术探讨

近年来随着香菇工厂化种植技术的不断完善,一些食用菌企业开始尝试香菇工厂化生产,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在香菇生产过程中各种病害的出现对于香菇产业的发展的危害挺大,所以我们追求稳定的出菇效果,保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那就是制作健全的栽培袋,健全的培养基质抗病害能强自然会有良好的出菇效果。

一、出菇不良原因的分析

(一)液体菌种应用

对于栽培周期长的菌类使用液体菌种,在使用过程中如何保持菌丝体纤维素酶不丢失,很值得考虑。一种是采用一定浓度的木质素提取液,作为培养基组成成分(即代替部分水);另一种是采用天然植物碳源,保持菌丝活性。菌种保存过程中,采用适宜树种的枝条和低营养的木屑组成培养基配方,用常规方法制作成木屑试管母种。这些创新都可以经过试验实现,作为菌种保存的新型培养基,值得探讨。

菌种稳定是香菇工厂化生产稳定的前提条件之一。生产企业使用的很多原菌株,都有可能存在细菌性隐性污染,但往往被忽视。国内大多数栽培者仅是凭肉眼观察,没有使用细菌液体培养基先测试是否出现液体混浊。只有先判断原菌株是否属于高纯度菌株,确定无混杂后再使用较安全。另外,在使用菌种时,要先做出菇试验,再用于生产上,否则对于工厂化栽培而言,造成的损失是可怕的。此外,如果液体菌种菌丝团过大,菌液黏度太高,必须使用高压喷射。喷射时,含有大量养分的菌液以雾状扩散,这种营养液黏附在栽培瓶(包)的外壁上,培养室内菌孢子就会利用其作为营养源进行繁殖,成为培养室的污染源;如果黏附到接种机体和接种机的喷嘴上,就会在接种机上繁殖,形成污染源。往往微小的忽视,就会导致污染,而根源则难以被发现。

(二)香菇栽培培养基出菇不良的原因

香菇栽培培养基出菇不良80%可以说是起因于培养工序,20%是生长原因,因此,栽培稳定培养工序上管理至关重要,在阻碍有害菌类的侵入要留意健全菌袋的培养,一般来说出菇不良的症状会在生长工序中被发现,但是发病的根本原因多半起因于培养工序。

从目前我国香菇栽培情况来看,70%的病害都源于灭菌和放冷工序,为了能稳定栽培,必须消除出菇病害的原因。

二、稳定栽培的要点

(一)灭菌工序

灭菌过程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如何确保有效杀灭有害菌时间,如果温度不足、时间不够都会导致出菇不良,基质灭菌在使用常压灭菌锅的情况下内部温度达到98----100℃后保持16小时的有效灭菌时间,在使用高压锅的情况下则温度达到120℃要保持90——240分钟的灭菌有效时间。无论是在那种情况下,决定时间长短的并不是锅体本身的温度而是以培养基内部温度为基准。

(二)放冷工序

完成灭菌的培养基、温度应该冷却到25℃以下才能接种,在冷却工程环节由于温度的膨胀,空气在冷却过程中会吸入外部空气,所以放冷环境的准备工作尤为重要。90℃的培养基冷却到25℃以下的过程中培养基容积的约50%会吸入外部空气,因此,由外部空气吸入而造成对培养基产生二次污染问题要十分注意。从灭菌锅搬出来时采用清洁的搬运方法非常重要,所以要在培养基温度保持在80℃以上时搬入放冷室。

为了防止放冷室由于吸入污染空气带来的二次感染要在使用了高效空气过滤器的环境下冷却。此外,常压锅灭菌完全达到无菌效果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而耐热菌存活的可能性很高,所以要注意急速冷却的管理,尽量在短时间内通过适宜耐热菌发芽的30℃区域。

三 、培养管理

培养管理中有害菌污染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应该是接种后5天中空调等风的影响下产生的杂菌侵入,特别是菌种接种量少的情况下,发生污染时有必要对发菌、成活速度慢的食用菌可以稍微增加接种量。为了做成健全的菌袋,袋袋培养温度24----26℃,管理中的适宜温度(菌丝增加的适宜温度)和CO2浓度的控制十分重要,需要特别注意不可以进行缺氧培养。

香菇菌棒在培养期,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4~26℃,接种1天后,可以明显看到菌丝恢复。接种块定植后,开始向栽培料蔓延。接种后的前10天,无需补充新空气,随后应逐渐增加新风量,库内二氧化碳浓度一般控制在0.3%以下。与其他菌类培养不同的是:当接种穴内的菌丝辐射状蔓延至直径8~10厘米时(菌棒上左右接种穴内的菌丝逐渐连接),在菌丝蔓延圈外缘内侧的2厘米处刺小孔,俗称“放小气”。接种后第25天前后,刺孔数量为70~80个/棒,刺孔深度3~5厘米,刺孔孔径4~6毫米,以利通气、增氧,导致棒温再次上升,大致维持7天,这一阶段应特别注意防止菌棒“烧菌”。为此,刺孔后,菌棒在栽培架上呈“井”字堆垛,棒间温度高于环境温度2~4℃。为了防止烧菌,应拉大栽培架的间距。接种后第55天前后,栽培棒基本满袋,此时应第2次刺孔,增加袋内的氧气,注意控制温、湿度和光照;菌棒逐渐转色,香菇菌丝在有氧状态下,产生褐变,代替树皮作用,保持菌棒水分和防止污染,表现在菌棒表面为出现不规则小突起。

香菇菌棒在转色期库温控制在18~22℃,低于15℃或高于25℃均不利于转色。随着菌棒转色,有时接种穴附近会分泌较多的黄水,长时间集聚易造成局部污染,应保持场所自然通风、干燥的状态。培养期无需光线,进入转色期则需要每天进行光照,每天光照控制在10小时左右,光照强度控制在50~200勒。

四、熟成管理

香菇和霉菌是同类,熟成管理非常重要,这是决定出菇量的培养,后期管理的重要工序。不同的香菇品种有不同的培养周期和生理成熟标准,生理成熟度关系到菌棒的转色是否顺利、出菇迟早、朵型大小、产量高低及最终生产的成败。在实际生产种可通过如下指标来判定菌棒是否成熟。

香菇出菇管理要常常维持较合适温度的环境促使食用菌子实体生长的同时也伴随霉菌的滋生,这也是累积污染的原因,所以在尽可能短期收获,这也增加了菇房、菇棚的周年周转率,在更换菌袋时必须对室内、棚内、清扫和去污、消毒。另外,采收后的香菇应尽快进入冷库降温,否则难以保持其品质。一般用硬纸箱包装、规格根据客户情况而定,包装前抽真空和冷却处理延长保质和货架期。(食用菌市场杂志)


1小时快修服务

7天无理由退货

15天免费换货

满150元包邮

520余家售后网点

帮助中心

服务支持

关注我们

特色服务

13693347099


周一至周日8:00-18:00


技术支持: 多网合一技术服务中心 | 管理登录
seo seo